【編者按】在我院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堅守為國育才的初心,擔當立德樹人的使命,在平凡的崗位上奮發有為,用畢生事業诠釋共産黨人的初心使命。他們是商院人的榜樣,鼓舞着商院人堅守初心使命,敢于擔當作為!為此,我們特辟“初心.使命.擔當”專欄,與大家分享身邊榜樣的故事,共同感受榜樣的力量!

科研初心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用内心的良知約束我們的學術道德,用自身的學識直面中國的管理實踐,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我想這是我或每一位青年學者都應該傾注畢生精力去認真完成的重大曆史課題”。在學校“2017年科技工作與創新驅動大會暨2013-2016年科技先進表彰大會”,李雷老師作為獲獎代表發言,表達了這份紮根祖國大地、潛心從事科研工作的初心。正是這份初心,始終激勵着李雷老師辛勤地奮戰在科研工作一線。自2014年7月進入我校工作以來,李雷老師入選自治區第一批“八桂青年學者”(全區人文社科類僅7人,實現我校人文社科類省部級人才零突破)、“第二十二批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第一批廣西高等學校千名中青年骨幹教師培育計劃”、“桂林市第五批拔尖人才”、“9728太阳集团首页屏風學者”。同樣是這份初心,引導着李雷老師将管理研究與服務社會作為畢生的事業和追求,他将傾注畢生精力在科學研究這條大道上跋涉和探索。
工科背景
李雷老師起初并非管理專業出身。2000年,進入北京理工大學開始本科學習,由于深受父輩長期在制造型企業工作的影響,在填報本科專業時,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他當時的志向是畢業之後到企業做一名工程師。4年的本科生涯,使他深刻地感悟到嚴謹的方法、嚴密的邏輯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關鍵作用。他還清晰地記得在當年的課堂上一位老師曾經說道:“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本科階段你們究竟應該認識到什麼?那麼,我認為你們必須認識到科學的力量”。這些表面上看似與管理科學研究無關的經曆,實質上恰恰為他後續的學術研究做了很好的鋪墊。
管理啟蒙
為了圓自己的工程師夢,本科畢業之後,李雷老師離開北京,南下廣東江門,進入一家制造型企業從事生産管理工作。為此,他開始閱讀管理類書籍,在企業實踐中,他也發現,由于管理方式不當造成的浪費比技術工作不當造成的浪費大得多,這一發現讓他非常震驚,更為嚴重的是,很多企業管理者并未意識到這一問題。經過反複的閱讀、實踐和思考,他決定調整自己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做一名管理科學的研究者和教育者。
為了完成轉型,李雷老師決定報考碩士研究生,碩士階段最大的收獲就是“基本上明白了什麼是學術研究,使自己從一個管理科學的‘門外漢’入了門”。在向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發起沖擊時,他感到力不從心,科研工作出現了瓶頸。 因此,2011年9月,他辭掉工作,師從教授趙先德老師攻讀博士。在趙老師的指導下,他作為骨幹成員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網絡環境下的服務創新與服務設計研究”。導師的教誨讓他受用一生:堅守一個近乎于“苛刻”的交付标準,是每一位青年學者或者每一位社會人都應該具備的工作素養和人生态度。

紮根桂工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2014年6月,李雷老師博士畢業,同年7月,他進入我校管理學院(現9728太阳集团首页)工作。進入我校工作以來,他虛心向老教師學習,積極與他們展開學術合作;同時,每周雷打不動的學術例會也成為他指導研究生、促進團隊知識共享的重要手段;此外,他還廣泛整合外部學術資源,與香港中文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歐國際工9728太阳集团首页、美國南密西西比大學等國内外知名高校的學者展開合作。為了進一步提升科研能力,拓展視野,他赴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做訪問學者,并于2017年2月開始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進行在職博士後研究。這些努力,不但快速完成了角色轉變,而且幫他建立起了學術網絡。
高水平科研成果是青年學者的立命之本。在科學研究過程中,李雷老師非常注重學術規律的總結,他認為:“科研之難,難在沒有顯性的套路,可能我們見過很多獲得立項的申報書,但是它們的容貌卻各不相同。作為剛剛上手的青年學者,我們該何去何從?中國傳統哲學告訴我們要‘以不變應萬變’,萬變的是現象,不變的是規律,如何從萬變的現象中提煉出不變的規律,用以指導我們的科研工作,是每一位青年學者在起步階段必須解決的問題”。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他在科研工作中特别強調與優秀同行進行對标,耐心地提煉從他們身上映射出的規律,首先保證自己的作品“寫的像”,在評審中獲得規範合法性,避免被評審者認為是門外漢,在此基礎上,再去不斷追求“寫得好”和“寫得有特色”。他經常告誡自己:“摸索規律的過程可能漫長且煎熬,但是按規律辦事,看起來慢,實際上快”。
通過持續的努力與反思,在5年時間内,李雷老師以第一責任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博士後一等面上資助、廣西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在SSCI 1 區期刊、國家基金委重要期刊發表學術和錄用學術論文13篇,出版專著3部,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2項,并擔任《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Journal of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管理科學學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與發展管理》《外國經濟與管理》《财經論叢》等重要期刊的審稿專家。憑借這些科研成果,今年2月,李雷入選“八桂青年學者”,一舉實現我校人文社科類省部級人才零的突破。
學術研究要頂天立地,尤其要服務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李雷老師非常注重學術成果轉化,他已連續3年為我國啤酒行業龍頭企業“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管理咨詢服務,由讓他所在團隊推動總結的“百納管理模式”已經成為燕京集團内部管理模式的标杆。作為廣西發展與改革研究會會員,他積極參加廣西本土企業的調研活動,為廣西“九張創新名片”相關企業的轉型升級、健康發展建言獻策。他還擔任廣西科技評審專家,為廣西科研項目的評審以及廣西科技管理制度的完善貢獻力量。
繼續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科研的道路從來都不是坦途,總是布滿荊棘,隻有牢記紮根祖國大地、潛心從事科研工作這份初心,不斷自我否定,不斷開拓創新,才能一步步向科研高峰邁進,這是每一位青年科技工作者都應該具備的使命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