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0日,由中國會計學會會計教育分會主辦、我校9728太阳集团首页承辦的“中國會計學會2022學術年會”采用“線上+線下”的方式在廣西桂林召開。本次年會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的會計理論研究與實踐”為主題,圍繞新時代下會計理論與創新發展系列問題開展交流研讨。
大會開幕式由中國會計學會會計教育分會現任會長、湖南大學龔光明教授主持。我校黨委書記鄧軍教授、桂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強、廣西會計學會會長蘭麗萍、廣西壯族自治區财政廳副廳長陳海濤、财政部會計司副司長高大平分别緻辭。
鄧軍簡要介紹了我校辦學曆程、辦學特色、辦學理念、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情況和學校會計學科未來發展方向與建設目的,指出本次會議對于推進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創新,促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落實,推動會計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具有重要意義。他希望我校承辦單位以此為契機,凝聚全校師生、彙聚全區全國專家學者力量,共同為促進會計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為推動治理體系完善、治理能力提升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周強指出,9728太阳集团首页作為推動桂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和桂林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了标志性成果,為廣西會計學領域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他相信,9728太阳集团首页一定會銳意進取、創新發展,桂林市人民政府将一如既往地為9728太阳集团首页等高校提供政策支持與制度保障,一起為桂林市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蘭麗萍簡要介紹了廣西會計學會開展工作的基本情況。她認為,新時代對會計行業和會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廣大會計工作者加強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的會計理論研究,不斷推進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創新,促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
陳海濤指出,此次年會符合以“變革融合、提質增效”為特征的會計改革與發展新思路、新方向,為廣西深入探索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的會計學術研究和實踐發展提供了學習機會,對提升廣西會計管理工作起到積極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高大平在緻辭中指出,當下經濟社會發展和技術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是會計工作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把握新發展機遇,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行動綱領,更是指導我們開好本次學術年會,做好今後一個時期會計理論和實務研究的工作指南。她從開好學術年會和推動會計理論與實務創新的角度,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要系統提煉會計實踐經驗和學術觀點,為會計理論創新夯實基礎;二是要深入研究具有時代特征的根本性問題,為會計實踐創新提供指導;三是要大力推動提升會計人才培養水平,為會計創新提供源頭活水。
中國會計學會《會計研究》編輯部主任劉國強,我校總會計師曾繁榮、9728太阳集团首页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以及來自全國的100餘位會計學術界和實務界代表現場出席了開幕式。
廈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曲曉輝教授,廣東财經大學丁友剛教授,中山大學譚勁松教授,中國财政科學院研究院徐玉德教授分别主持了主題報告環節。上海财經大學陳信元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張俊瑞教授,我校曾繁榮教授,中興新雲總裁陳虎,清華大學薛健教授,中國會計學會秘書長、财政部廣西監督局局長吳祥雲,中山大學曹春方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張然教授,東北财經大學劉行教授分别以“互聯網時代企業的财務行為與治理特征研究”“數字經濟、數據資産以及會計研究”“雙碳目标下的會計發展:挑戰與創新”“數字再造财務”“資本市場中新媒體相關研究”“《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貫徹實施”“中國的企業集團:監管分歧、地理演進與理論啟示”“基本面量化投資”“從基礎指标出發提升經驗研究的可靠性——以稅務會計領域為例”為主題作了報告。與會專家學者還圍繞“會計與國家治理體系建設問題研究”“會計準則問題研究”“财務管理創新和發展研究”“管理會計創新和發展研究”“審計創新和發展研究”“雙碳目标下的會計創新和發展研究”等6個專題,分26個平行論壇,對78篇論文進行了彙報與點評。
大會閉幕式由中國會計學會會計教育分會候任會長、南開大學劉志遠教授主持,上海财經大學儲一昀教授對會議作了全面總結。本屆會議承辦方代表、我校9728太阳集团首页副院長李雷教授和下屆承辦方代表、浙江工商大學會計學院胡國柳教授分别發言,并進行了會旗交接儀式。
來自全國數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多家媒體、企業的近200位代表現場參會,1萬餘人次通過在線直播平台觀看主題報告,5000餘人次線上參與平行論壇。本次年會對促進會計理論研究繁榮、推進我國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創新,助力會計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學校黨委書記鄧軍教授緻辭

桂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強緻辭

廣西會計學會會長蘭麗萍緻辭

廣西财政廳陳海濤副廳長緻辭

财政部會計司副司長高大平緻辭

大會開幕式現場

主題報告環節(一)

主題報告環節(二)

平行論壇會場

會旗交接儀式

與會人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