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工在線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學工在線 > 正文

我院學子探尋非物質文化遺産,創新視角下傳承與發揚蠟染文化

來源: 時間:2018-07-23 作者:何鄧睿 編輯:肖靜 點擊:

深入農村基層,了解非遺文化蠟染的傳承困擾;拜訪知名企業,探尋一路堅守非遺傳承的力量;走訪政府部門,了解政策支持下非遺的發展前景;調查商業區域,看夾縫求生之下非遺傳承人的不忘初心。7月19日,9728太阳集团首页傳統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溯千年風雅,閱華夏匠心”貴州蠟染文化推廣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結束了為期6天的暑期社會實踐調研活動,在這6天的時間中,他們利用實地走訪、現場專訪、深入基層等方式探尋商業化背景下蠟染文化的發展現狀,旨在以實踐促才幹、以行動促傳承、以宣傳促發展,真正讓傳統民族文化得以弘揚,讓學生實踐能力得以提升。

一、深入農村基層,了解非遺文化蠟染的傳承困擾

調研初始,社會實踐團的成員們走訪了貴州素有“東方第一染”美譽的蠟染發祥地排莫村,探尋非遺文化蠟染的傳承困擾。期間,隊員們參觀了排莫村專注于蠟染工藝的小微企業——蠟染第一家,從該企業創始人張先生口中得知,目前,蠟染文化主要傳承于家族企業,并結合線上銷售的模式展開推廣,但依然存在訂單量較少,知名度不高的現狀。在與排莫村扶貧第一書記兼婦聯主席李玉芳女士的座談中,她指出,由于排莫村地處偏遠,交流不便,當地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務工,從而使得蠟染技藝的傳承出現斷層現象;其次,村民文化水平較低,教育資源有限,經濟觀念尚未形成,未能采用先進的方式推廣商品;并且蠟染傳承主要以家庭教學為主,未能與社會各界及相關高校合作開設此類課程,使得培養非遺傳承人的方式途徑較為單一,受衆面及普及度範圍較小。李女士在與社會實踐團成員交流時,動容的說:“我們也想通過旅遊業的發展帶動我們村裡的蠟染傳承和經濟發展,可是深處大山,走出去很難,但心裡一直有那麼個願望和憧憬”。

二、拜訪知名企業,探尋一路堅守傳承非遺的力量

為全面了解蠟染行業領軍企業,随後,社會實踐團來到了貴州省黔東南市丹寨縣甯航蠟染有限公司進行考察。甯航蠟染公司是丹寨縣“巾帼示範基地”,曾申請并獲得3項實用新型專利、46項外觀專利,是整個貴州省民族手工藝行業、企業中獲得專利最多的一家企業,曾在2018年1月入駐北京民族時尚館等。甯航公司負責人甯曼麗女士跟社會實踐團的成員們分享了自己創業的目的隻是為了謀生,可後來開始和這群淳樸的畫娘們生活在一起,逐漸對蠟染産生了感情,也樹立起了保護傳統文化的決心和幫助畫娘脫貧緻富的使命感。在被問及如何看待非遺文化傳承時,她說,買賣就是最好的傳承,使用是最有效的保護,沒有交易,就沒有使用價值,那它隻能陳列在博物館裡。在講述中她提到,曾有商家花重金邀請甯女士将公司遷址到商業街,但都被她斷然拒絕了。在她看來,賺取更多利潤固然重要,但是在喧嚣的環境是極不利于畫娘創作的,這片屬于蠟染的心靈淨土,要由她來守護。這也引發了隊員們的思考,追逐利潤在客觀上固然能夠有效保護蠟染的傳承,但是心靈家園同樣需要有人守護,而甯女士正是二者兼備的人——賺錢謀生的企業家,心靈家園的守護者。

三、走訪政府部門,了解政策支持下非遺的發展前景

為全方位了解非遺蠟染的發展現狀,社會實踐團的成員們在貴州省政府辦公廳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于7月17日來到貴州省雷山縣政府,與當地縣政府、縣團委、文體局非遺文化保護中心、西江旅遊公司等相關工作人員展開一次親密的座談。座談交流中,隊員們了解到,雷山縣政府對傳統蠟染高度重視,每年都會參與非遺名錄評選。并且,對現有突出價值的研發品進行無硬性指标的補貼,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參與、鼓勵民間研發的方式,使得傳統蠟染重回人們視野。目前,旅遊公司會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蠟染工藝品功能性設計,開拓應用種類,這一舉措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對蠟染文化進行了傳承和保護。縣文體局非遺文化保護中心的侯主任在談及非遺保護時談到,非遺保護的力量太薄弱,古老文化的傳承工作很艱難,保護理念的先進也隻是一種被迫的先進。在他的話語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作為文化工作者對非遺文化保護的無奈與文化流失的惋惜。

四、調查商業區域,看夾縫求生之下非遺傳承人的不忘初心

調研的最後,社會實踐團的成員們輾轉來到了千戶苗寨,見到了目前雷山縣僅存的兩位當地手工蠟染制作者之一的梁清先生。在梁先生的門鋪前看到了放置着裝有藍靛染料的大染缸和制作蠟染的長闆桌,在對這位衣着樸素的梁先生進行了簡單的訪談之後,隊員們了解到當前旅遊景區中傳統蠟染發展還缺乏有效的鑒别機制和保護,對于手藝人自己創作的紋樣圖案也缺乏相關的專利保護。較低檔次的普通旅遊紀念品在對傳統手工藝品的市場份額帶來沖擊和威脅,也形成了問題層出不窮的局面。盡管舉步維艱,但梁先生卻憨笑着說自己也一定會把創作蠟染的手藝活教給自己的兒女,不能讓它失傳。這也許就是作為非遺傳承人始終不變的初心。

調研結束了,但非遺文化的傳承卻永遠不會結束。作為青年人,桂工青年走上了緻力于傳承非遺文化的道路,在結合新時代的背景下,繼續探索非遺文化的發展和創新。越古老的東西就越需要用新的東西去帶動;越傳統的東西就越需要用新的方式去保護;越無法舍棄的東西就越要用科技去擁抱。當科技擁抱傳統,文化得以發展,非遺得以傳承,美好的未來也将得以産生。桂工學子也将帶着這份探尋文化傳承發展的初心,繼續堅定不移、勇往直前的走好這條文化傳承的漫漫長路。

社會實踐成員與政府相關負責人交流座談

社會實踐隊員采訪當地村婦聯主席李女士

團隊成員對蠟染坊主梁清先生進行采訪

團隊成員對蠟染坊主梁清先生進行采訪

GUT9728太阳集团首页
微信:GUT-sxy
郵箱:sxy@glut.edu.com

屏風校區

地址:桂林市七星區建幹路12号

郵編:541004    

電話:0773-5892982


雁山校區

版權所有:9728太阳集团首页(china)有限公司 - Official Platform

郵編:541006    

電話:0773-369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