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文韻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的号召,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産業發展,促進非遺的保護和傳承,磨練新時代大學生意志,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深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精髓,了解侗族簸箕畫特色。7月15日,我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文韻興國小分隊前往三江侗族自治縣侗之夢侗畫活動中心展開調研。
團隊成員拜訪了簸箕畫創始人楊梅香女士。在對楊老師的采訪中,團隊成員了解到簸箕畫的靈感來源于2017年“千年侗寨,夢萦三江”的标語,并且在近兩年于柳州三江地區發展速度較快。談到簸箕畫發展現狀,楊老師指出“目前簸箕畫推廣速度較快,腳步跟不上”,随後團隊成員也就這一問題分别發表看法。最後該隊還參觀了工作室内暑期侗畫公益培訓班,并對班上同學進行采訪。
通過此次調研,實踐團隊成員了解到目前簸箕畫手工制作成本較高、優質畫師資源稀缺、難以大範圍推廣等問題,更加意識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産賦予我們當代大學生的使命:要讓非遺“活化”起來;同時也增強了團隊成員對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傳承意識,展現了我院學子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号召,将文化遺産傳承與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緻力三江地區農民脫貧緻富的發展。

實踐團采訪創始人

采訪公益班學員

簸箕畫作品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