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廣西資源環境科技創新與綠色低碳發展研究智庫(以下簡稱科技智庫)辦公場地揭幕儀式在教七樓3樓順利舉行。學院在家黨政班子成員和科技智庫管理人員參加了揭幕儀式。
活動過程中,學院黨委書記白淩婷和院長李雷共同為科技智庫辦公場地揭幕。2023年初,由我院牽頭申報的“廣西資源環境科技創新與綠色低碳發展研究智庫”被自治區科技廳認定為廣西科技智庫,為全區的八個科技智庫之一。學院高度重視智庫建設,為科技智庫提供了專有的500㎡的辦公場地,确保了研究團隊的工作空間與設施需求。目前科技智庫場地内設有6間工作研究室,為研究人員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環境;1個案例讨論室,促進了團隊成員間的交流與讨論;1個信息化會議室,配備了先進的信息化設備,為會議和研讨活動提供了便利。

揭幕現場

揭幕活動合影
秉持9728太阳集团首页“突出使命引領,突出學科屬性,突出行業特色,突出學科交叉”的辦學理念,遵循“新商科+學校傳統優勢特色學科”的辦學思路,立足學校“圍繞服務自然資源行業和工業高質量發展凸顯辦學特色”的戰略定位,充分發揮我校資源環境類學科及綠色低碳發展研究領域的競争優勢,系統整合學校相關學院和科研平台的優質資源,科技智庫構建了廣西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研究、廣西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綠色創新、廣西污染防治與生态環境科技創新、桂林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研究等四個主要研究方向及其科研團隊,集中在廣西資源環境科技創新與綠色低碳發展方面開展廣西重大科技戰略規劃研究與咨詢、科技創新發展監測預測研究與咨詢。下面,就科技智庫截至目前所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進行簡要回顧。
信息報送卓有成效。在政務信息稿件報送方面,科技智庫研究人員向上級政府管理部門共報送各類信息稿件11篇,其中李雷教授報送的“廣西氫能産業存在三大不足亟需解決”獲得自治區黨委辦公廳采用;張興旺教授報送的“關于中國邊境非遺項目被越南搶注的現狀分析與對策建議”被廣西廣播電視台采納,獲得了自治區黨委及自治區人民政府領導的批示和閱示,并進一步上報至中央辦公廳。
科學研究成果顯著。在科研項目方面,科技智庫成員共承擔了自治區級的決策咨詢類課題13項(詳見表1),其中自治區重大課題1項,廣西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專項課題3項,廣西科技智庫建設課題1項,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8項,共獲得資助經費129.2萬元。在學術研究方面,已經出版專著1本,發表學術論文6篇,省委機關報2篇,其中李雷教授撰寫的文章《加大應用場景創新力度 拉動廣西氫能産業發展》在《廣西日報(理論版)》發表并被“學習強國”轉發。
表1廣西資源環境科技創新與綠色低碳發展研究智庫承擔決策咨詢項目


成果在《廣西日報(理論版)》發表并被“學習強國”轉發
合作交流不斷深化。在會議論壇活動方面,共邀請校内外知名專家舉辦各類會議和學術論壇9場次(詳見表2),涵蓋了科技領域的多個熱點話題和前沿技術;開展了科技智庫建設工作會議3場次,對智庫的發展方向、工作機制、研究成果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讨和規劃;召開年度總結會議,對工作進行了全面回顧和總結。這些活動有效提升了科技智庫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了科技智庫的高标準、高水平建設和發展。
表,2 廣西資源環境科技創新與綠色低碳發展研究智庫合作交流情況

信息化建設不斷提升。科技智庫依托學校的科技創新與服務管理平台,建設了專門的數據庫和管理系統,實現了研究數據的信息化和大數據管理。還依托學院網站,成功搭建了專屬頁面,作為展示智庫形象、傳播智庫聲音的重要窗口,下設智庫簡介、智庫新聞、科創前沿、成果推介、規章制度、相關下載共6個欄目,内容豐富、信息全面,定期推送發布科技智庫的最新新聞、研究成果和科技創新領域前沿知識。
下一步,科技智庫将加強對接廣西産業發展現實需求,充分發揮我校資源環境類學科及綠色低碳發展研究領域的競争優勢,系統整合學校相關學院和科研平台的優質資源,通過統籌謀劃出版“雙碳管理系列叢書”等舉措,加強人才引進與人員管理,學科、成果、團隊三位一體強化智庫建設,不斷擴大科技智庫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科技智庫的建設成效。
(一審:廖帥;二審:饒蠡;三審:李雷 )